湖南海利高新技術產業集團,是湖南第一家登陸上交所的上市公司。近年來,湖南海利先后關停旗下兩家化工企業,集中力量打造產學研成果轉化平臺,通過創新驅動走上發展快車道。今天的故事,我們從一臺進口反應儀講起。
在湖南海利集團的化工研究院,這臺全自動反應儀是2015年從瑞士進口的。通過這臺看起來并不顯眼的設備,研發人員研發出兩項提升農藥和化工產品質量的核心技術,雜質從千分之二降低到了千分之零點五,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。正是憑借這項“學”來的技術,海利敲開了德國拜耳和瑞士先正達公司的“大門”,成功布局“一帶一路”海外市場,今年公司新增產值4億元。
把研發端的先進成果,直接“搬”到生產線上“孵化”,大幅壓縮產學研成果轉化周期,是湖南海利成功的又一秘訣。2015年,海利集團化工研究院功能材料研究所獲得多項國家“863”計劃成果及專利技術,很快,湖南海利便出資組建鋰電科技公司,建立起8條高端動力型錳酸鋰儲能材料生產線,一期工程產能可達8000噸。與傳統鋰電池相比,錳酸鋰電池可多循環2000周次,且成本相當。目前,該材料已被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、妙盛動力等全額訂購。
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賀周初:產學研這一塊 我們目前還是基于海利集團的研究院這一塊的研發平臺,不斷地在孵化(新技術)。如果成熟了,我們就搬到工廠這邊來(生產)。
今年前三個季度,湖南海利集團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0.3億元,同比增長27.6%。創利稅1.3億元,同比增長50%,主營和利稅均創下同期新高。
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https://www.mgtv.com/b/308875/4207369.html